過去,任意波形發生器最棘手的部分是輸出級的設計。 典型信號發生器的輸出范圍在 25 mV 到 5 V 之間。 為了驅動一個 50 Ω 的負載,傳統設計采用高性能分立式器件,并聯大量集成器件,或者成本昂貴的 ASIC,而要構造出穩定且可編程范圍較寬的高性能輸出級,設計師往往要投入無數小時的時間。 現在,技術進步帶來的放大器可以驅動這些負載,降低輸出級的復雜性,同時還能減少成本、縮短上市時間。 圖 1. 典型信號發生器模型在使用通用信號發生器時,先輸入一個頻率,然后按下一個按鈕,最后儀器產生一個新的頻率。
接下來,輸入所需輸出功率,再按下另一個按鈕。 在切換內部網絡、調整輸出電平時,繼電器發出咔噠聲。 這種非連續運行模式是補償寬可編程范圍缺失問題的必要條件。 本文提出一種新的架構,它可以解決輸出級設計中的一半問題。 克服這個前端設計挑戰的兩個關鍵組件是:提供高速、高電壓和高輸出電流的高性能輸出級;以及帶連續線性 dB 調諧的可變增益放大器(VGA)。 這種設計以 20MHz 的性能為目標,幅度為 22.4 V(+39 dBm),負載為 50 Ω。 圖 2. 更小、更簡單的信號發生器輸出級新型緊湊式輸出級初始信號可能來自數模轉換器(DAC)以產生復雜波形,也可能來自直接數字頻率合成(DDS)器件以產生正弦波。
任一情況下,其規格和功率調整能力都可能達不到理想狀態。 第一個要求是用 VGA 提供衰減或增益。 但許多 VGA 提供的增益是有限的,往往不足以在本應用中發揮作用。 如果 VGA 的輸出可以設為目標電平,則無論輸入為何,都可以強制輸出已知幅度。 例如,如果所需輸出幅度為 2 V,且功率輸出級的增益為 10,則 VGA 的輸出幅度應調節至 0.2 V。 當輸出級設計正確時,輸出幅度最終由 VGA 輸出設定。 不幸的是,多數 VGA 因可編程范圍有限而成了瓶頸問題。 AD8330 是實現 50 dB 范圍的首款 VGA,但 AD8338 則樹立了新的標桿,這款新型低功耗 VGA 擁有高達 80 dB 的可編程范圍。 典型的高品質信號發生器的輸出幅度范圍為 25 mV 至 5 V。 高達 46 dB 的可調范圍超過了市面上多數現有 VGA 的能力范圍。 理想條件下,經典信號發生器的輸出幅度可能為 0.5 mV 至 5 V,無需使用繼電器或開關網絡。 滿量程連續可調,不存在開關和繼電器的非連續性問題。 另外,不用繼電器還可以延長儀器壽命,提高系統可靠性。 現代 DAC 和 DDS 器件一般搭載差分輸出,要求設計師使用一個變壓器,用單端連接損失一半信號,或者添加一個差分轉單端轉換器。 AD8338 具有天然的適用性,提供全差分接口,如圖 3 所示。 對于正弦波應用,用 DDS 取代 DAC。 圖 3. 把 DAC 連接至 AD8338 的網絡示例AD8338 的一個主要特點是靈活的輸入級。
作為一款輸入 VGA,它通過 ADI 研究員 Barrie Gilbert 發明的"H-amp"拓撲結構來控制輸入電流。 該設計用反饋來平衡輸入電流,同時使內部節點電壓維持于 1.5 V。 正常條件下,使用 500 Ω 輸入電阻,最大 1.5 V 輸入信號會產生 3 mA 的電流。 如果輸入幅度較大,比如 15 V,則將一個較大的電阻連接至"直接"輸入引腳。 該電阻的大小必須合適,以得到相同的 3 mA 電流: (1)單端 15 V 信號將以差分方式輸出 1.141 V。 此時,最小增益條件下,AD8338 提供 28.4 dB 衰減,因此,最大可能增益為+51.6 dB。 作為一種低功耗器件,在 1 kΩ 負載條件下,典型輸出擺幅為 1.5 V。 輸入 VGA 的功率必須滿足以下條件:其總增益范圍在不同設定點周圍。 首先,確定信號發生器產生最大輸出需要的輸出電平。 許多商用發生器為 50 Ω 負載(正弦波)只提供 250 mW rms (+24 dBm)的最大輸出功率。 這無法滿足需要更多輸出功率的應用需求,比如測試高輸出高頻放大器、超聲脈沖發生等。 電流反饋放大器(CFA)技術的進步意味著,這不再是個問題。 ADA4870CFA 可以用±20 V 電源驅動 1 A(17 V)。 對于正弦波,可以在滿負載條件下輸出最高 23 MHz 的頻率,使其成為新一代通用任意波形 / 信號發生器的理想前端驅動器。 對于反射敏感型 50 Ω 系統來說,ADA4870 要求一些無源器件使源阻抗與 50 Ω 負載相匹配:一個阻性焊盤和一個 1.5:1 RF 自動變壓器。 在 1 V 裕量條件下,當放大器有效負載為 16 Ω 時,可取得 8 W 峰值功率。 另外,如果反射不構成問題,則可移除阻性焊盤,并用匝數比為 0.77:1 的變壓器代替自動變壓器。 無阻性焊盤地,輸出功率增至 16 W 峰值(28.3 V 幅度)。 圖 4. ADA4870 驅動 16 Ω(增益= 10)時的基本連接為優化輸出信號擺幅,我們將 ADA4870 的增益倍數配置為 10,因此,所需輸入幅度為 1.6 V。
ADA4870 有一個單端輸入,AD8338 有一個差分輸出,因此,AD8130 差分接收放大器及其 270 MHz 增益帶寬積和 1090 V/μs 壓擺率可同時提供差分至單端轉換和所需增益。 AD8338 的輸出限制為±1.0 V,因此,AD8130 必須提供 1.6 V/V 的中間增益。 組合起來時,三個器件形成一個完整的信號發生器輸出級。 圖 5. 信號發生器輸出級完成整個設計還需要最后兩個步驟:配置輸入網絡以實現最大輸入信號和抗混疊,設計輸出網絡以實現阻抗轉換。
AD8338 輸入網絡對于該設計,差分輸出幅度為±1.0 V。 在工廠默認設置、內部 500 Ω電阻和最大增益條件下,輸入幅度一定是 100 μV。 通過向直接輸入引腳增加電阻,設計師可以調節該要求。 由輸入電阻決定的增益范圍為: (2)在各輸入端使用 40.2 kΩ 的電阻,可以在噪聲功率與輸入衰減之間 實現良好平衡。 當 VGAIN = 1.1 V(最大增益)時,增益為: (3)此時,差分輸入只需為 21 mV。 當 VGAIN = 0.1 V 時,增益為: (4)對于相同的 21 mV 輸入,輸出約為 100 μV。 考慮 AD8130 和 ADA4870 的總增益,約為 24.1 dB,ADA4870 的輸出幅度范圍為 1.6 mV 至 16 V。 在阻性焊盤和自動變壓器之后,輸出端的電壓將在 2 mV 到 20 V 之間。 把 AD8338 連接至 DDS 等器件,要求考慮抗混疊和輸入衰減。 例如,差分輸出 AD9834CDDS 要求 200 Ω 電阻接地,以實現正確的擺幅。 每個輸出只會產生一半的正弦波信號,如圖 6 所示。 每個輸出峰值為 0.6 V,使得有效輸入為±0.6 V,所需衰減為 26 dB。 在使用 200 Ω 電阻時,通過構建簡單的電阻分壓器,可以輕松實現衰減。 由于信號擺幅并不統一,因此,信號峰值應該會達到預期衰減值。 圖 6. 9834C IIOUT 和 IIOUT 的輸出擺幅。
未顯示混疊偽像 (5)使用標準的 6.98 Ω 和 191 Ω 電阻值,結果會產生 0.7%的誤差。 最后,需要一定的抗混疊處理。 在 75-MSPS 采樣速率下,奈奎斯特速率輸出為 37.5 MHz,超過了該設計的 20 MHz 帶寬。 將抗混疊極點設為 20 MHz,則所需電容為: (6)這是一個標準值,因此,完整的輸入網絡如圖 7 所示: 圖 7. DDS + 衰減和濾波器網絡 + AD8338構建該級并進行測量。 總體變化在±0.6 dB 之內,如圖 8 所示。 圖 8. AD8338 配置的計算所得增益和實測增益ADA4870 輸出級在單端輸出由 AD8130 提供的情況下,ADA4870 將執行最終 10 倍增益。
設置該增益需要兩個電阻,無外部補償情況下,該級很穩定。 未完成的唯一工作是調整輸出網絡,以滿足應用需求。 有三種通用實現方案:1. 從放大器直接輸出至 50 Ω2. 填充自動變壓器輸出至 50 Ω3. 未填充自動變壓器輸出至 50 Ω對于直接輸出,放大器輸出直接連接輸出連接器,無需用任何網絡來轉換源,如圖 9 所示。 這種方法是真直流連接源的完美選擇,雖然不能發揮出器件的全部潛力,但仍然比典型信號發生器的 10 V 輸出幅度要好得多。 在這種情況下,最大峰值功率為 5.12 W。 圖 9. 直接輸出驅動連接對于焊盤式設計,16 Ω 負載在一個 8 Ω 的串聯焊盤與經濾波處理的 1.5:1 自動變壓器之間分配,如圖 10 所示。
在該模式下,由于設計具有低阻抗特性,因此,設計師使用的電感值可以比用于 50 Ω設計的電感小 6.25 倍。 低通濾波器和自動變壓器把 8 Ω 有效源阻抗轉換成匹配良好的 50 Ω 負載。 這種設計方法的總峰值輸出功率為 8 W,最適合需要 50 Ω 匹配源的應用,在這類應用中,反射可能成為一個問題,比如,傳輸線路較長時。 圖 10. 焊盤式輸出設計的 ADA4870 連接在目標頻段內,對于任何反射, 輸入阻抗均表現為 50 Ω最后一個選項,也可能是信號發生器最有用的選項,不使用 8 Ω焊盤,而且輸出功率提高了一倍。
我們仍然建議使用 LC 階梯式濾波器,如圖 11 所示,但階梯值比用于 50 Ω 系統(設計的標稱阻抗為 16 Ω)的值小 3.125 倍。 在這種情況下,自動變壓器使用的匝數比為 0.77:1。 該模式下,峰值正弦波輸出幅度為 28.3 V,ADA4870 將驅動約 16 W 至 50 Ω 負載(8 W rms 或 39 dBm)。 圖 11. 用于驅動 50 Ω 負載的最佳功率輸出連接整體解決方案在現實世界中,如果與真實世界不相符,仿真和等式毫無意義。
因此,有必要構建一個完整的系統,基于預期值測量其性能。 圖 12 所示為一種實際焊盤式輸出設計的原理圖。 圖 12. 完整的簡化原理圖圖 13 所示為無濾波器條件下的實測結果。
系統增益一致性誤差為±1 dB,最差條件下輸出功率高達 2.75 W rms(5.5 W 峰值)(P1dB 壓縮點,34 dBm)。 值得注意的是,總增益范圍超過 62 dB,范圍比許多標準發生器多 16 dB。 圖 13. 焊盤式、未濾波輸出功率結果。
無濾波器時,系統在 36 dBm 時出 現一個 P1dB 點。 FTEST = 14.0956 MHz增益范圍可通過改善 DDS 輸出端濾波機制以及降低系統噪聲的方式提高。 圖 14 所示為采用濾波器時的相同測量值。 濾波輸出不存在同樣的 P1dB 問題,結果將滿量程+36 dBm 輸出轉換成 50 Ω負載。 總增益線性度更佳(≤0.65 dB),誤差僅出現在中間電平周圍。 圖 14. 5 階低通濾波器的實測輸出(fc = 20 MHz)。
FTEST = 14.0956 MHz如果具體運行模式需要甚至更高的輸出功率,則針對給定應用,可以將多個輸出放大用于驅動專業變壓器。 或者,可以將這里描述的設計方法用于電源較低的系統,但這些方法必須符合替代設計的限制要求。 注意,受累積輸入衰減和增益誤差影響,測量上限止于 VGAIN =0.9375 V。 通過調整初始衰減網絡,充分考慮總系統誤差,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校正后,總系統增益范圍將增至 74 dB。 結論配合高性能 VGA 使用高性能、高輸出 CFA,可以為新一代信號發生器構建出一種簡單前端。 這些器件的高度集成可以降低 PCB 電路板的總面積和成本。 要獲得更多功能,可以在閉環反饋系統中使用 AD8310 等對數放大器。 增加對數放大器后,配合 AD9834C 等 DDS,設計師可以集成各種形式的包絡調制,如頻移鍵控(FSK)、開關鍵控(OOK)和相移鍵控(PSK),將其作為一項內在功能;通過創造性地使用兩個基本模塊,實現不盡其數的選項。
調質處理對標準鉑銠熱電偶 4月08日 第三屆·無線通信技術研討會 立即報名 12月04日 2015?第二屆中國IoT大會 精彩回顧 10月30日ETF?智能硬件開發技術培訓會 精彩回顧 10月23日ETF?第三屆 消費 R482900U上電亮綠燈,風扇不轉、無輸出一會兒過后亮黃燈,風扇不轉也無輸出請教大神是哪個地方出現問題。
是不是風扇壞了?
風扇沒問題 IPv6來了,機遇與挑戰并存
作為消耗IP地址大戶的中國,正在積極參與IPv6標準制訂以及推進IPv6產業化和商業化。2001年中國電信啟動“IPv6總體技術方案”項目的研究工作。2012年10月,中國電信啟動I
|